【快訊】~新增一堂線上課程,由園藝技師公會 江莉琪理事長與 循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研發 洪自亨先生,來為大家介紹「因應企業ESG需求:園藝療育及友善循環案例」。
昨天剛好有一篇澳洲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:
全球每年約有40%到70%的有機廢物被填埋,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。澳洲麥覺理大學(Macquarie University)的科學家團隊在 7 月 24 日於《通訊生物學》(Communications Biology)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,提出利用基因改造的黑水虻(學名:Hermetia illucens)來解決這個棘手問題,並同時創造新的經濟價值。黑水虻是一種常見的昆蟲,但牠們的幼蟲才是真正具有強大的消化能力,可以將廚餘、畜牧糞便、污泥等有機廢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,例如糞土可以用作肥料,黑水虻幼蟲本身則可以被製成動物飼料。可以將有機廢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,例如糞土和動物飼料。研究團隊認為,透過基因改造,黑水虻可以成為高效的生物製造平台,生產出各種有價值的工業產品,例如酵素和脂類。
美國知名科技網站《物理學家組織》(PhysOrg)報導,這項研究提出的基因改造黑水虻解決方案,有望克服傳統生物製造的許多限制。傳統上,基因改造微生物需要無菌環境和精製的營養物質才能有效生產產品,而基因改造的黑水虻,其幼蟲則可以食用未經消毒的垃圾,並且消化速度比微生物快得多。
研究團隊希望透過基因改造,賦予黑水虻更多能力,例如分解受污染的有機廢物,例如污泥等,進一步擴大黑水虻的應用範圍。此外,他們還希望黑水虻能生產特定種類的脂類,用於生物燃料和潤滑油等工業產品,取代化石燃料,降低環境污染。同時,他們也希望黑水虻能生產工業酵素,用於牲畜、紡織、食品和製藥等產業,創造新的經濟價值。
這項研究指出,基因改造的黑水虻具有化解全球廢物問題的巨大潛力,更能創造新的經濟價值,同時研究團隊也積極地採取措施,確保基因改造黑水虻的安全性,為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貢獻力量。 他們正在開發額外的基因隔離措施,以防止基因改造黑水虻逃逸到野外,影響生態環境。
這項研究表明,基因改造技術可以為解決全球廢物問題提供新的思路,開創永續生物製造的新紀元,並創造新的經濟價值。
循創生物科技在臺灣生產黑水虻肥料已多年,大家可以來聽聽黑水虻生物處理與一般傳統堆肥有哪些不同。有什麼想聊解的問題也可直接線上詢問洪自亨老師喔!!
新課程在8/22(四)晚上19~21:00,詳如DM,如已報名7-11月全課程學無須繳費。
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9QYR8WJtTcFMdq9y6
